专页|曲靖经开区倾力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
| 招商动态 |2016-06-14
曲靖经开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在巩固提高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倾力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珠江源开放新城。
“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珠江源开放新城,是经开区的梦想。未来5年,经开区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四大产业。到2020年,经开区将建设成为全球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示范区、西南地区电子产品生产贸易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加工基地、绿色低碳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寇杰说。
六大园区极具规模——奠定产业高地发展基础
曲靖经开区现已建成电子科技产业园、新兴产业园城市综合体、生物科技示范园等6个工业综合体,驰宏锌锗、昆明冶研新材料、康恩贝、博浩生物、安费诺等科技型企业集聚经开区。现代服务业家乐福、红星美凯龙、万达城市综合体等企业也相继入驻。形成以有色金属冶炼、烟草生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及新型建材为代表的产业格局,奠定了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的坚实基础。
电子科技示范园生机勃勃。经开区与云南省工业投资集团合作建设的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12.4亩,总投资约6.3亿元,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包括通用厂房区、专用厂房区、生活配套区。目前,世界500强美国安费诺集团下属的上海安费诺永亿、杭州飞凤以及曲靖中铭科技、中好科技、云大科技、众力来福、锦恒信源药业、先锋印刷等17家企业已入驻投产,成为经开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面旗帜。
新型产业示范园方兴未艾。新兴产业示范园项目总占地约3200亩,计划投资8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实现税收51亿元。目前,建成区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亿元。该产业园主要依托在建的新兴产业示范园及中央商务核心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以研发设计、虚拟工厂为表现手法,构架生产和服务一体化,加快聚集电子信息、软件、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产业。
生物科技示范园百舸争流。生物科技示范园规划用地面积4532亩,以发展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精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为目标,分批引进一批技术先进、规模合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力争打造成集湖面观赏区、云南药物区、民族药物区、入口服务区、木本药物区、草本药物区、湿地净化区、荫生药物区、科普教育示范区、产品宣传展示区为一体的多功能药用植物主题园区。目前,生物科技示范园内已入驻了康恩贝、曲靖制药、博浩生物、康创健康、永安制药、九九制药、王老吉加工、马铃薯加工、烟草物流等投资近80亿元的生物产业企业。
军民融合产业园蓄势待发。军民融合产业园位于三元路东西两侧,规划范围4044亩,充分利用军工产业、资源、科技、人才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推动重大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共同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培育产业人才队伍,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中铭科技)
服装服饰产业园初具雏形。龙街标准厂房由曲靖开发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规划总用地面积971.30亩,总建筑面积524177平方米,计划投资15.46亿元。主要建设工业厂房、研发办公楼、产品展示、工业博物馆及配套生活设施等。项目突出产城融合主题,近期以现代电子商务、成衣制造产业、工艺品产业拉动园区发展;远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重点发展研发、新型工业及总部经济。现已入驻的乔治白服饰企业,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的服装行业中,投资规模和生产能力都是最大的,全部投产后产能可达到年产25万套高档西服、150万件高档衬衫规模,成为西南地区行业龙头企业。
新材料产业园风华正茂。新材料产业园位于南海子片区,规划范围1809亩,依托多晶硅和驰宏锌锗、三元德隆等龙头企业,注重与光电子材料结合,向光伏、光热、风能和绿色照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拓展,着力打造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低碳工业园区。该片区将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光电、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和示范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成套供应基地。
“双轮驱动”措施有力——推进产业高地建设提速
曲靖经开区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高效快速发展,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快马加鞭。
(四氯化硅技改项目)
因势利导,稳住存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首先是促进以驰宏公司为龙头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有色金属产业的节能降耗,推进冶炼—加工—成品的一体化生产,完善横向配套,延伸下游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壮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向服务型开发制造转变,提供地质勘查、测绘、开采等一体化服务。其次是依托三元德隆、曲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推动以机床、农用机械、工程机械、铝型材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提升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做精做专产品,提升机床数控化率。重点发展三元德隆铝型材、曲靖重型机械数控机床、曲靖重型机械H型钢、长力春鹰汽车板簧工艺提升、联合数控机床等项目。
培优选强,扩大增量,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博浩生物、康恩贝、永安制药、曲靖药业等现有企业优势,做好产业链延伸和新产品研发,做大做强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生物服务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安费诺、中铭科技等现有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及配件、光电信息材料及光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信息机电产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以乔治白为龙头,继续发展扩大品牌服装、家用纺织品的加工制造。依托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光伏产业基础,把握产业初期的重大机遇和增长点,在细分领域中建立领先优势,带动相关配套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形成新能源特色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
(乔治白服饰企业)
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金融业为核心,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金融机构种类,加强地方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环境打造,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产业互动和经济联动,促进区域繁荣发展,建设珠江源大城市金融中心。以万达综合体和红星美凯龙的启动建设为支撑,加快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打造珠江源大城市商业中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充分利用天然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高低点建设综合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培育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医疗保健等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促进养老服务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平台完善坚实——保障产业高地建设质量
曲靖经开区以规划引领发展,以产业支撑发展,以招商推进发展,以融资保障发展,为大西南产业高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规划引领,实现高品位建设。经开区按照国际化、高水平、前瞻性的理念,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云南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产业特色和生态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邀请新加坡裕廊国际编制了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完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规划水平;合理布局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新型服务业等中高端产业,科学统筹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破除行政区域限制,构建产业经济新版图;邀请安永公司编制了开发区产业规划;加强城市(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林业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的衔接,避免不同规划之间各自为政、各吹各打,确保“六规融合”,实现规划的完整统一、无缝对接,为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勾勒出科学发展蓝图。
做优融资平台,保障建设资金。为了保障经开区建设资金,突破资金短缺瓶颈,经开区组建投融资平台,创新营运模式,以安全、高效的资本运作有力支持产业发展。一是落实建投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注入具备条件的土地、实物等优质资产,增加投资平台现金流,盘活存量资源,把“死钱”变为“活钱”,放大资金效益,依靠市场手段实现“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用市场的钱,办政府的事”,妥善破解发展建设“钱从何处来、投向何处去”的问题,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二是要做好2016年发行不少于9亿元的公司债券工作。三是要管控投资风险。按照资金借用管还方案,对贷款资金、还款资金的财务现金流进行分析和筹划,确保贷款资金“借得来、用得好、管得住、还得起”,建立开发建设“借用管还”的良性循环机制。四是严格按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主要指标任务加强对建投集团日常经营的考核监管,确保企业规范有效运营。
加大招商力度,推动产业建设。招商引资是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的抓手,经开区整合精兵强将,组建投资促进一、二、三、四、五局,选派优秀人才驻点招商、划片招商。以产业规划为指导,有的放矢,紧紧围绕产业体系,以有色金属、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数据库为基础,按图索骥,按产业实行精准招商。对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行市场主体的引入和培育,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延伸拓展,形成集群互动效应。严格目标考核。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优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实行严格考核,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考核结果又考核过程,既注重到位资金考核又兼顾项目签约率、开工率考核,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康创药业)
优化基础配套,优化发展环境。经开区坚定不移地把做优投资环境、打造宜居宜业新区作为推动发展的首要条件,围绕产业抓配套,围绕城市打基础,产业集聚和新区建设实现了跨越提升。3年来,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2.49亿元,先后建成了瑞和西路、南海大道、南小线等15条主次干道,总长14.26公里;新增道路路灯、景观灯1749套;投资10.9亿元,新建曲靖一中卓立学校、北附曲靖经开区实验学校等项目6个;建设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开发土地面积27.5平方公里。新建泰丰、瑞和等4大公园和南小线绿化景观带,新增绿化面积达270万平方米。为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效率。经开区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坚持“小机构、大服务”,实行多部门职能融合归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多证合一,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三证合一”并联审批综合窗口,按照“一表申请、一窗收件、并联审批、核发一照”的模式,开展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极大方便了客商。
倾力建设大西南产业高地、珠江源开放新城的号角已吹响,曲靖经开区人正冲锋在第一线,这种拼搏勇气和奉献精神使人们坚信:未来的珠江源头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